扇子


【展览概况】
    本次展览囊括了陈育灵、陈经毅、程一峰、洪波、吴德灏、李汉铭、曾戈、张羽、叶景欣、谭旭、张海鹏、蚁潮等56名具有美术学院教育背景的艺术家共95件作品。他们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创作理念、观众可从视觉、触觉上感受作品。此外,本次展览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琉璃、钢筋混凝土、木质刨花、橡胶轮胎等均被艺术家们派上用场,艺术家们将不同的材料收集到一起,利用材料本身与组合的各种可能性,产生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思路。这次展览无疑给广东雕塑界注入了清新的新风尚,专家们相信,这股雕塑新势力将有锐不可当之势!

【专家寄语】

    一般情况下,雕塑联展按题材划分作品展示空间,而此次展览“时光”、“场域”、“行迹”三个部分更多是以作品话语进行导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展览的各个角落。策展人樊林解释原因为,“不想约束观众的思考,并设定观众对作品了解、有足够的知识准备与感受力。”同时,樊林亦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呈现出当代雕塑家正面临的一种困境,“无论是对传统手段的把握,还是对材料语言的强调,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创作大体与雕塑创作教育紧密相连,并进行了新的扩展与运用。但在这个生态中被培育而出的一代,大多要靠自己的力量坚持生存与创作。在赞助性质的社会雕塑渐减、新收藏体系暂未成熟的情况下,当代青年雕塑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做?所以“我们”就出现了。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小桦、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黎日晃、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雅琳、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晓阳、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陆增康、广州雕塑院原书记钟志源、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刘迪生等100多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本次展览策展人樊林,广州市雕塑学会会长陈育林在大展现场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本次展览的学术性和艺术张力。

“我们不仅要看到过去,还应看到新一代如何在新的条件下,为未来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冯原教授在梳理广州市雕塑学会成立背景中说道。

这方面,现为专职雕塑家、广州市雕塑学会副会长陈经毅补充道,“当下给予雕塑创作的展示平台并不多,很多学生离校后创作路可能就断了,但事实上,他们都依然有着丰富的创作表达欲望,希望这个平台能给大家走下去的力量。”
289艺术空间艺术总监张超也表示,此次展览呈现了本土青年雕塑家们一种鲜活的创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