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雕塑与公共空间交融的沙龙分享会
2022年2月27日下午,由广州市雕塑学会、番禺天河城联合主办的雕塑与公共空间交融的沙龙分享会在番禺天河城5楼客服中心旁vip室如期举行。
主讲嘉宾与现场嘉宾大合照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广州市雕塑学会副会长姬舟先生、程一峰先生、梁永标先生;广州市雕塑学会理事邓少明先生、广州市雕塑学会会员郭丹女士、罗保权先生、樊庆军先生。参加活动的还有广州市雕塑学会的同事们,以及艺术圈的好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活动现场
随着主持人程一峰先生精彩的开场发言,“雕塑与公共空间交融的沙龙分享会”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分为分享会和雕塑互换两个部分。
姬舟老师通过空间体验与场所精神作为切入点来与大家分享。在开始讲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范围、形式、属性、价值与目的及其作用。然后公共艺术经由艺术家创作,在公共空间中与大众交流互动,引发大众与艺术之间进行对话,再把意见反馈给艺术家给他以新的创作灵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提倡的AUD设计既“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 就是用艺术的思维参与城市设计,打造地域文化IP ,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城市文化的意象。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依靠公共艺术可以使城市成为更多元、立体、个性化和艺术化的综合构成体。
另外,艺术家或设计师通过作品的设立或者空间的营造,赋予空间以情感,给人以情感体验。空间的实质是情感的空间。通过不同的布局、使用方式、空间特征,观者、作者及其作品之间的精神串联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情感。而雕塑是启发联想的艺术载体,好作品总是潜留想象余地,添置观赏意趣,增加回旋空间,引导人产生联想。雕塑材料恒常、位置固定、形态显眼、通过诗性造型表达,更易引发空间情感共鸣。
作为公共空间的城市犹如一座偌大的露天博物馆,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一种,是这一“博物馆”收集的宝藏,每一座城市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镇馆之宝,倡导具备空间情感的艺术作品显得非常必要。雕塑题材宽泛化、形式人性化,能适应不同层面的人们,给人以回味,能更好地与公共空间融合。同时,大众的参与与互动,他们的神情举止补充和完善了作品主题。
姬舟老师分享完后,现场观众与姬舟老师交流互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享本次观看分享会后的心得,收获颇多。
广州市雕塑学会会员郭丹女士发言
分享会过后,现场嘉宾分别拿出自己的作品互换,樊庆军先生分别给现场每位嘉宾送上自己的两份插画作品,本次“雕塑与公共空间交融的沙龙分享会”活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再次感谢姬舟老师的精彩分享。
邓少明先生(左)、梁永标先生(右)互换雕塑
展览现场
——END——
往期访谈
若语言和文字能解决人的所有精神需求,艺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雕塑学会×蚁潮
它是被封闭的某种群体的象征|雕塑学会×林振福
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雕塑学会×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