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四】陈文才:创作是心灵的放逐与回归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列夫·托尔斯泰


I Dug Up A DiamondMark Knopfler - All The Roadrunning
编者按
广州市雕塑学会“工作室走访活动”第四期走访了艺术家陈文才,致力于材料、观念性的雕塑创作,长期关注个体与自然环境,并围绕社会群体等问题进行探索与艺术创作。在创作形式上,情境上和观念上都带有某种记述性和文学诗意感,以及一种对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诉求与不倦追寻。
本期的受访者带着艺术家特有的豁达,言谈举止自然流露出他的自然与洒脱,在他跳跃的思维模式里,仿佛能快速捕捉一切美好的瞬间。本期走访邀请到了学会会员、雕塑家苏锦驹加入本次探讨。

采访地点:小洲艺术区

采访对象:陈文才

特邀嘉宾:苏锦驹

采  访 人:廖欣怡、杨露





问:您现阶段的创作状态是在平时不断坚持和自律形成的吗?

陈文才:在我的创作里,当某个兴趣点出现的时候,我就会“憋不住”,思绪也会“游进去”思考,接连外界碰撞出的新奇想法会让我兴奋,于是我就会立即着手去创作。我认为个人空间非常重要,有了新的想法就可以自行摸索试验。

在艺术探索的路上,我觉得非常的幸运和感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前辈,老先生,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感谢大新美术馆创始人王庆祥先生,让我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能坚持下来。所以,能坚持到现在,首先是自己的热爱支撑着我前进,其次是我的热爱得到了多个条件的支撑得以成立。



工作室访谈视频


问:您们现阶段的创作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陈文才:近期的创作专注于材料上的探索,现阶段我运用大漆、锯片、石膏、不锈钢等材质进行实验创作,未来的创作方向也会以实验性探索为主。现在的创作只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创作方法也不能定位为个人方向,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

我认为艺术家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创作想法也有所不同,作品呈现的面貌可能都有变化。但当你细看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作品里面隐藏的脉络线都是相通的,作品的线索、脉络和艺术家本人的成长、关注的事物息息相关,贯穿所有材料跟形式语言的脉络最后还是回到原理性上面,格物致知本身就是人性的一种。




苏锦驹:我觉得有时可以在创作中制造一种跟现实的疏离感,制造一些空间的矛盾,抽离于现实,也可以适当的加重合理的比例改变,形成视觉上的矛盾,作品与现实不必太接近,如果创作者受主体形象的影响过深将会很难有自己的内容。

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影响,我们崇尚的不再是对传统概念意义的再现,更多崇尚的是对迹象的挖掘和表现。在我的创作中,我对空间形体进行了压缩,使之与现实之物形成反差,同时更多的注入我的思考。




问:您们是如何理解个性和共性?

陈文才:我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艺术家强调个性,但其个性也也是社会共性的缩影。人类有独立的情感思考,每个人又拥有不同的感触点,一部分人跟创作者的思考模式在一个接近的频率点上,此时双方情感相通,形成共鸣。而共鸣的情感可以交融与对流,这就是艺术家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
个性与共性之间有多个交接点与辐射点。艺术创作不单是思考也是诸多的文化现象与观念的呈现。宇宙之中,万物生长,事物都具有普遍与联系,我的个人创作,也许在世界的某个个体正在与我发生关系,产生共鸣。
苏锦驹:从古到今人性是相通的,恒定的。那么深刻、真实、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的作品一定是能引起人广泛共鸣的。所以共性与个性是一体的。"


陈文才工作室一角


问:人文关怀的类型有很多种,您会侧重于人文里面的哪部分?

陈文才:目前我的几件作品就是探讨人与自然有共性的特征,我对雕塑形体很敏感,所以我做的作品《核桃·凝》系列,核桃里边的形体结构就跟人体非常接近,置换成一个男人体一个女人体,作品我是利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性,结合自己擅长的方式把它放大呈现过来了,作品他表达了生命力和凝聚力。

我早期所涉及或关怀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共性这一话题。《红衣》《致青春》等系列,都和人文特征更贴切,更自由。我的创作基本都是回归式的放逐,耀眼的折射与映射。



《核桃·凝》
38x38x42cm 
汉白玉、花梨木 
2010 年


《核桃·凝》局部


问:您的作品创作形式丰富且多样,您是否认为如果焦点只放在某种类型的艺术概念和定义上,其实是狭隘的?

陈文才:我觉得这得看个人的创作观念,审美倾向和习惯来决定创作的方向。艺术创作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也是相对个人化,私密性的一个过程。有些老师和艺术家喜欢在一个关注点上钻研,在同一个题材上不断深究,每个时期都可以挖掘到不同的宝矿,这也是一件让人饱含期待和惊喜的事情。艺术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业界的创作方式面貌也很丰富,每一种方式都各具特点,我是属于兴趣点比较多,形式多样化,无具体指向性,状态丰富,带有探索型的那种艺术家。



陈文才工作室一角


问:在您现阶段的创作中,能感受到作品中流露的秩序感,你是如何解读“秩序感”和现阶段的创作呢?

 陈文才:你感受到的“秩序感”,是我在创作中有意识强化的视觉效果,例如《追寻之上·故风》这一件作品,是我脑海里的海浪和现实里的海浪结合之后所强化的效果。世间万物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有类似或者相似的共同点,所谓共性。我善于捕抓若隐若现的感觉再续把它强化呈现,这个过程也是我的“猎奇过程”。

同时,材料和语言形式是鲜活的,有温度的,尝试着去分析和触摸,和它们对话,它们的品质文化属性和能量就会在作品中释放出来。而每个物件都是人类社会文明里的一份子,所以它的某种秩序感也就在其中浮现上来了。文化本身是有它的秩序,最大的亮点是其所呈所释放的能量。



《追寻之三·故风》
130x130x19cm  
紙漿胚、大漆 
2018年


问:您的作品是平时在创作时已经设定了这种诗意性或者写意性“概念”,还是创作时的不经意,或者说是观众思考自行定义的概念呢?

陈文才:这个“概念”是创作间不经意形成的,是当时心境和状态的反映,作品呈现的“概念”出现后我有意的加以调整,但也含蓄的留白给到观众去解读,所以也是有意和无意之间的理念变动和呈现。我喜欢让作品背后有更多的解读和辐射延伸,艺术作品很多时候是艺术家用利用某种角度、某种方式述说的结果呈现,大家各述其说,也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状态。我也经常思考:艺术的目的是什么?我感知到什么?我能做什么?目前我所呈现的只是一个述说感知的载体。



陈文才工作室一角




艺术家简历



陈文才简历
1988年生于广东湛江,自由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生活工作于广州。


展览情况:
“造物之诗”(4人联展,尚榕美术,广州,2019)
“静观”(个展,大新美术馆,台南,2018)
“第14届大分亚洲雕刻展”(联展,朝仓文夫纪念馆,日本,2018)
“2018台湾国际木雕展”(联展,三义木雕博物馆,台湾,2018)
“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暨第13届全军美展”(联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7)
“明天当代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联展,四川美术学院,重庆,2016)
“第5届全国青年美展”(联展,中华馆,上海,2015)
“凯撒艺术新星”2015大学生年度提名展(联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5)
“新人造型展”(联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4)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与入围展”(联展,大同美术馆,山西,2012)

收藏情况:
作品被中國雕塑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台南大新美術館、台灣甘樂阿舍美術館、台灣Akui美術館、北京房山組委會等收藏



作品欣赏



 《战争与和平》 
紫檀木木雕 
 57x57x165cm  
2014年



 《战争与和平》 局部



《红衣翊》
木、 纸浆、大漆
140x85x54cm  
2018年



《青翅膀》

木、铜

128x185x48cm 

Copyright© MeGs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