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雕塑学会“工作室走访活动”第七期走访了艺术家张羽和王开雅,两位艺术家致力于材料上的摸索和实验,且热衷于阅读古书。本期采访从个人创作感悟、创作灵感、对艺术的思考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同时采访邀请到了广州市雕塑学会会长陈经毅、广州市雕塑学会理事陈芳玲两位艺术家加入本次探讨。
采访地点:小洲村
采访对象:张 羽、王开雅
question
王开雅:我遇到好的材料就像遇到一个好朋友一样,这个过程令我感到愉快。我需要摸清楚材料的特质,才能够更完整或者是更丰富地让它去表达我要说的语言。对材料的摸索和实验的过程就像在结交好友,你需要付出真感情,才能与其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采访现场
question
采访现场
question
张羽
《剩余系列——颜回》
剩余牙刷、石膏、现成品
36×22×22cm
2019年
question
王开雅:我之所以会看这一类的书,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书缺少了一些真实感,或者说顾虑太多,夹杂了太多的其他色彩。我想古书会吸引到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经常讲到天、地、人的关系,而现在的书很少谈到天地人的关系,它只讲人跟人的关系或者人与物的关系。近年来我读古籍类特别有感觉,因为它有一种在时间的观念上很实实在在的表达,这点很吸引我。
王开雅工作室一角
张羽:我想我理解他(指王开雅)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看这一类书,因为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过去曾发生过一些事件,这类事件促成了我们的文化一次又一次的断层。因此我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会有一种缺失感,这种缺失感到了我们这一代尤为突出。
然而我们的骨子里仍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因为我们自出生以后,或多或少还是会接触到儒家道家的思想,只是我们是否有意去把这颗心里的种子孕育出来,进而去发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看待天、地、人的关系。所以这些古书是一个线索,使我们能够沿着这条线索去深究。
对于文化断层,我想可以通过阅读东方和西方的书籍,来链接“现在”跟“过去”的关系。虽然“过去”与“现在”,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许多本质还是一样的。对我个人来说,阅读古书是在对自己血液的一种思考,或者说是在不断地照见自己的劣根性与阴暗面。我想这样对往后的生命可能会更真实一点,阻碍也会越少。
张羽工作室一角
question
王开雅:张羽一直在创作中寻求真实,并且用理性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因此他的作品内显而不外露。他会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某种媒介语言相结合,或者通过一些手段和现象,或者通过作品的形式来使其求知的过程更具表达性。张羽的表达是“正式”的,我想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而他的“正式”则是我学不来的。
王开雅工作室一角
question
张羽: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是碎片化的,我们读到的大都为断章取义的“二手”信息,因此我们会有更多的疑惑。而“读原著”则是我对抗这种疑惑的一种方式。有些人享受现代信息传播的快捷和便利,而有些人则会较真这些信息的出处,或是尽量了解这些信息的“全貌”,我属于后者。
对一个创作者来说,读原著是一个非常好的滋养,同时也是一个信心积累的过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读原著就是在与作者聊天。阅读不仅可以解答很多人生的困惑,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人变得包容。我想这就是阅读带给我的乐趣。
张羽工作室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