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嘉宾:张一鸣
采访撰文:哥筱乔
拍摄剪辑:蔡志鹤
央美品辰自主品牌“NeedArt”
洪波、李超、姬舟、程一峰、戴莉、张一鸣、刘蔼明、蔡俊锋举行挂牌仪式 张一鸣、洪波签订合作协议 央美品辰自主品牌“NeedArt”创始人张一鸣
张一鸣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品辰艺术创始人/NeedArt创始人
央美(广东)公共艺术院负责人
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雕塑学会理事
张一鸣是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师从王中老师、李震老师,毕业后自主创业品辰公共艺术,专注于公共艺术创作,同时创建NeedArt艺术品牌,研究综合性艺术文化的商业生态。
由于他以中国神话人物哪咤作为原型,创作了《哪咤系列》,延展下的《新生》、《sometimes》、《Monday》等作品,因而国潮艺术家的身份更被年青人熟知,虽然他表示并不懂潮流艺术。
而我们的对话集中在公共艺术方面,希望从张一鸣的最新作品出发,让公共艺术话题得到梳理、总结、反思,呈现当下公共艺术的语义指向和生态发展的问题所在。
公共艺术的发生,都是来自某个群体的整体想法和追求,是为了干预社会,比如建构某种社会价值观,它是经过协商的。因而公共艺术的主张,与当下主流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对公共价值的认同。它背后的个体性、自由性明显欠缺。但是反过来说,它又有着良好的限定性发挥空间,也就是张一鸣说的,公共艺术是“命题作文”。
公共艺术是一种合作的艺术,这种形式必然决定了应该有多种声音的参与,但“公共”所代表的公众的声音,似乎在这个链条中非常微弱甚至缺失。或者,这是公共艺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张一鸣作为当代艺术家,也作为公共艺术创作者,这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当代艺术可以是艺术家为自己的作品负责,而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为他人负责。因而对于创作欲望来说,表达自我的当代艺术可以超越时代,公共艺术必须服务当下。关于两者的对立性、对抗性,张一鸣在短期的焦虑之后得到解决和释怀,发展出两套创作思维逻辑,让两者在个人意志上同意共生、彼此独立。
本文由谈话内容整理编辑而成,发布前经受访人审校。
雕塑学会:您是中国接触公共艺术的第一批学子?
张一鸣:我毕业于中央美院第一届公共艺术系, 05年入学的,报考的时候中央美院还没有公共艺术专业,是王中老师提议提前接收,就把当时报造型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都招到公共艺术系里面。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发现“公共艺术系”在报考选项里面是没有的,还以为是诈骗。所以16年前,“公共艺术”在社会上的整体认知几乎为零。现在,在设计界、开发商、政府,公共艺术成为一个高频次的话题,它从认知度为零发展到成为常态化的艺术词汇、艺术产物经过了16年。正是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之后,人们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过程。所以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和坚持了公共艺术作为事业的方面。
雕塑学会:在社会中,人们会认为把一个艺术品放在公共的地方,它就叫做公共艺术了。这16年来,您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有过变化吗?
张一鸣:公共艺术是个悖论,因为公共艺术是一种视角表现模式,或是社会形态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它很难成为独立的专业,而且任何专业的人都可以从事公共艺术。比如学建筑的,用建筑的语言在公共空间创作一个装置,研究新媒体的艺术家在公共区域做一个影像作品,这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雕塑更是化身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因为雕塑的造型性和艺术性非常清晰明显。
雕塑学会:我们说艺术介入城市,仅仅是在户外放一个艺术作品这么简单吗?它是不是也会跟场所、空间、人群发生互动的关系?
张一鸣:公共艺术姓“公共”,它必须先满足了空间的公共性。公共空间没法分类、分级,所有人群都可以进入。所以,公共艺术要顾及所有年龄层的观众感受,要有大众能接受的道德底线,比如顾及儿童的感受,作品就不能让人感觉恐怖、惊悚、不舒服,要对大众审美是正向的引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做公共艺术劲儿太弱,就像喝酒喝的是无醇啤酒的感觉。所以公共艺术作品视角效果不刺激,很多人不太愿意做。
对于我自己来说,就会分出来两个角色来进行创作,一个是满足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规则的,一个是满足个人表达的。如果不分开,个人会很焦灼,会在论证中自我对抗。
雕塑学会:最近有个关于街区改造的公共艺术项目?
张一鸣:是南海桂城的一个大约1公里的商务区,我们介入的时候,发现整个街区缺乏年轻有活力的元素,就着手策划。如果是用传统的方式,就是用不同的作品植入到不同的节点上。当时我们多想了一下,找到这些节点的共性,然后关联起来。最后的方案就是融入我的“哪咤系列”作品,以不同姿态的造型与不同的人发生互动,让街区的公共雕塑群落像插画绘本一样,在街区中叙述出一个故事。
公共雕塑群落的作品造型包括打哈欠的Monday、Monday在起床、Monday在仰望星空、Monday在捉迷藏。“哪咤系列”组合了几种场景,结合景墙,游人行走在街区的时候,会发现他与Monday一起在经历一个故事、一个事件,让行走成为趣味。
GUANGDONG
雕塑学会:不久前中标了佛山爱车小镇的项目,叫《穿越大气层》是吧?看到主雕设计图的时候,我感觉一定是结合了场所的气质来设计的。
张一鸣:公共艺术其实更像设计,设计一定是有甲方的,是服务状态,它更像一个命题作文。整个思维逻辑过程就是设计的思维,比如雕塑的空间尺寸也基本上是确定的;比如《穿越大气层》大跨越的形式,是从实际功能出发而必须存在的限定动作,也是业主喜爱的姿态;比如因为场所是跟汽车有关系,所以作品精神要表达速度。这都是任何设计书里面规定的需要满足的限定条件,再加上现场空间条件、主题限制,设计方案改了5轮,甚至一度钻了牛角尖,走进死胡同。最后团队决定回到原点,也就是回到初心,重新审视方案是否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即是否最直观地表达了“速度的轨迹和状态”。
雕塑学会:既然说公共艺术是公共性的,那么做了那么多公共艺术,您有没有去追问一下,这些作品对观众的艺术观念有没有产生过影响?
张一鸣:我觉得您提问得很好,确实是没有过计划或者特别认真地去追问。但是我有时会隐匿成一个观者,在人流量大的时候潜伏在人群里面,听听大家对作品的评价。像在北京望京NEEDART艺术空间展示的《新生》,女性观众较多,大家对它的第一层观感肯定是最直观的感受,觉得它很萌很可爱,许多女生模拟它的动态跟它打卡合影发朋友圈。很多小朋友干脆就趴在枕头上,这时我反而有种意识,感觉就这是做《新生》最初心的状态。
类似这种玩偶造型的系列作品,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会觉得就是一个娃娃,不太会去思考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自己认为,在公共空间做的公共艺术,不像在严肃的展厅里做展览,观看的人有艺术评论家、艺术家、媒体,不是非得要大家看出批判性。老百姓觉得可爱、亲近,那瞬间给观众贡献了一条朋友圈的内容,带给他们一点欢乐,这样就让我感受很舒服。
雕塑学会:刚刚您提到整条街区的改造是有规划的。我们在做这类社区工程前,会不会考虑得当性、或者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日常审美?
张一鸣:肯定需要去考虑的。但是目前我们没能像做规划建筑一样,去做建筑的DNA分析、各种导向流线分析、人流分析等等。一来我们在这个链条上并没有准备得很好,二来我认为项目最终呈现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是有准确的把握。因为设计和艺术领域是偏感性的表达,很多时候就是靠“说不出为何但就是非常确定”的感受。可能这种判断方式是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直觉。
我们说了很多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它的后缀毕竟是艺术,还是应该以偏人文的表达来体现创作。即便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大数据分析,也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提供大家去探讨,这个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的思维思考。
雕塑学会:作为造型艺术,雕塑加入公共性之后,就跟周边发生了关系。从整体上来说,它还是雕塑吗?还是说是否雕塑这个概念已经不重要,边界可以模糊掉?
张一鸣:雕是做减法,塑是做加法,雕塑其实描绘的是一个过程、一个行为。只不过创作者用雕与塑的方式,转化了想表达的内容,让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中都增加了维度。米开朗基罗是从一块整的大理石上雕出了大卫,现代雕塑是用泥土一点点地堆出一个形。理论上来说,从人文的角度,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的本意和意义。
我们回到远古时代雕塑出现的原因,都是人类为了纪念重要的人事物,或为了某种宗教仪式使用,这就是公共性,因而我觉得当代的公共艺术可能更贴近艺术的本源。再推论到雕塑最本质概念,雕塑就是公共艺术。
GUANGZHOU
雕塑学会:您说过,做《哪吒系列》是做自己,但是公共艺术是服务大家,这两件事您目前都在同时进行着,这是您想要的状态吗?
张一鸣:2019年我创作出这个形态之后,反而缓解了我之前的焦虑和痛苦,从此把自己区分为两种角色,分别从事两类事情,一类为公共艺术服务、为甲方的设计服务;一类为自我表达服务。如果不能割裂,甲方否定方案时,会感觉是在否定我整个艺术创作,甚至否定我整个人。所以,当我是设计师时,我尽可能用我的专业知识、技法、技能做一个符合基本审美甚至还不错的作品。现在社会审美在提高,业主方也不是小白,大多都是有专业背景的、经常到国外参观交流的、不时流连于画廊美术馆的。其实人家想表达什么都很清晰,需要找个“枪手”而已。我觉得这就是做设计的逻辑。
2019年当项目到了一定的量之后,我有点麻木。《新生》为什么是戴着耳机、闭着眼睛很不耐烦的样子来吹着泡泡,其实就是我当时的状态,我希望不用听到外界的声音。《新生》原型是哪咤,是我很喜欢的中国传统神话角色。哪咤性格特点是叛逆、较真,我觉得特别像当时的自己。所以后来诠释的时候,说做《哪吒系列》就是做自己。另外,《哪吒系列》很多造型形态的来源是我家女儿,我经常发现孩子有很多好玩又感人的状态,就忍不住做出来。所以《哪吒系列》的原型是哪吒,但是造型和主题就越来越丰富。
这两年明确了自己应该清晰区分角色,便不再纠结,甲方的项目和自己的创作同时在做。反而出现了意外的共赢共享的合作,我的个人创作直接转换成甲方的项目内容。比如前面说的街区改造,使用的就是《哪吒系列》的多种形态雕塑。本来属于个人创作的东西,被甲方接受成为了公共性作品,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这是实际收获超越预期的幸福感。
雕塑学会:《哪吒系列》的创作过程能具体说一下吗?
采访嘉宾:张一鸣
采访撰文:哥筱乔
拍摄剪辑:蔡志鹤
央美品辰自主品牌“NeedArt”
张一鸣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品辰艺术创始人/NeedArt创始人
央美(广东)公共艺术院负责人
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雕塑学会理事
张一鸣是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师从王中老师、李震老师,毕业后自主创业品辰公共艺术,专注于公共艺术创作,同时创建NeedArt艺术品牌,研究综合性艺术文化的商业生态。
由于他以中国神话人物哪咤作为原型,创作了《哪咤系列》,延展下的《新生》、《sometimes》、《Monday》等作品,因而国潮艺术家的身份更被年青人熟知,虽然他表示并不懂潮流艺术。
而我们的对话集中在公共艺术方面,希望从张一鸣的最新作品出发,让公共艺术话题得到梳理、总结、反思,呈现当下公共艺术的语义指向和生态发展的问题所在。
公共艺术的发生,都是来自某个群体的整体想法和追求,是为了干预社会,比如建构某种社会价值观,它是经过协商的。因而公共艺术的主张,与当下主流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对公共价值的认同。它背后的个体性、自由性明显欠缺。但是反过来说,它又有着良好的限定性发挥空间,也就是张一鸣说的,公共艺术是“命题作文”。
公共艺术是一种合作的艺术,这种形式必然决定了应该有多种声音的参与,但“公共”所代表的公众的声音,似乎在这个链条中非常微弱甚至缺失。或者,这是公共艺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张一鸣作为当代艺术家,也作为公共艺术创作者,这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当代艺术可以是艺术家为自己的作品负责,而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为他人负责。因而对于创作欲望来说,表达自我的当代艺术可以超越时代,公共艺术必须服务当下。关于两者的对立性、对抗性,张一鸣在短期的焦虑之后得到解决和释怀,发展出两套创作思维逻辑,让两者在个人意志上同意共生、彼此独立。
本文由谈话内容整理编辑而成,发布前经受访人审校。
雕塑学会:您是中国接触公共艺术的第一批学子?
张一鸣:我毕业于中央美院第一届公共艺术系, 05年入学的,报考的时候中央美院还没有公共艺术专业,是王中老师提议提前接收,就把当时报造型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都招到公共艺术系里面。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发现“公共艺术系”在报考选项里面是没有的,还以为是诈骗。所以16年前,“公共艺术”在社会上的整体认知几乎为零。现在,在设计界、开发商、政府,公共艺术成为一个高频次的话题,它从认知度为零发展到成为常态化的艺术词汇、艺术产物经过了16年。正是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之后,人们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过程。所以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和坚持了公共艺术作为事业的方面。
雕塑学会:在社会中,人们会认为把一个艺术品放在公共的地方,它就叫做公共艺术了。这16年来,您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有过变化吗?
张一鸣:公共艺术是个悖论,因为公共艺术是一种视角表现模式,或是社会形态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它很难成为独立的专业,而且任何专业的人都可以从事公共艺术。比如学建筑的,用建筑的语言在公共空间创作一个装置,研究新媒体的艺术家在公共区域做一个影像作品,这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雕塑更是化身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因为雕塑的造型性和艺术性非常清晰明显。
雕塑学会:我们说艺术介入城市,仅仅是在户外放一个艺术作品这么简单吗?它是不是也会跟场所、空间、人群发生互动的关系?
张一鸣:公共艺术姓“公共”,它必须先满足了空间的公共性。公共空间没法分类、分级,所有人群都可以进入。所以,公共艺术要顾及所有年龄层的观众感受,要有大众能接受的道德底线,比如顾及儿童的感受,作品就不能让人感觉恐怖、惊悚、不舒服,要对大众审美是正向的引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做公共艺术劲儿太弱,就像喝酒喝的是无醇啤酒的感觉。所以公共艺术作品视角效果不刺激,很多人不太愿意做。
对于我自己来说,就会分出来两个角色来进行创作,一个是满足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规则的,一个是满足个人表达的。如果不分开,个人会很焦灼,会在论证中自我对抗。
雕塑学会:最近有个关于街区改造的公共艺术项目?
张一鸣:是南海桂城的一个大约1公里的商务区,我们介入的时候,发现整个街区缺乏年轻有活力的元素,就着手策划。如果是用传统的方式,就是用不同的作品植入到不同的节点上。当时我们多想了一下,找到这些节点的共性,然后关联起来。最后的方案就是融入我的“哪咤系列”作品,以不同姿态的造型与不同的人发生互动,让街区的公共雕塑群落像插画绘本一样,在街区中叙述出一个故事。
公共雕塑群落的作品造型包括打哈欠的Monday、Monday在起床、Monday在仰望星空、Monday在捉迷藏。“哪咤系列”组合了几种场景,结合景墙,游人行走在街区的时候,会发现他与Monday一起在经历一个故事、一个事件,让行走成为趣味。
GUANGDONG
雕塑学会:不久前中标了佛山爱车小镇的项目,叫《穿越大气层》是吧?看到主雕设计图的时候,我感觉一定是结合了场所的气质来设计的。
张一鸣:公共艺术其实更像设计,设计一定是有甲方的,是服务状态,它更像一个命题作文。整个思维逻辑过程就是设计的思维,比如雕塑的空间尺寸也基本上是确定的;比如《穿越大气层》大跨越的形式,是从实际功能出发而必须存在的限定动作,也是业主喜爱的姿态;比如因为场所是跟汽车有关系,所以作品精神要表达速度。这都是任何设计书里面规定的需要满足的限定条件,再加上现场空间条件、主题限制,设计方案改了5轮,甚至一度钻了牛角尖,走进死胡同。最后团队决定回到原点,也就是回到初心,重新审视方案是否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即是否最直观地表达了“速度的轨迹和状态”。
雕塑学会:既然说公共艺术是公共性的,那么做了那么多公共艺术,您有没有去追问一下,这些作品对观众的艺术观念有没有产生过影响?
张一鸣:我觉得您提问得很好,确实是没有过计划或者特别认真地去追问。但是我有时会隐匿成一个观者,在人流量大的时候潜伏在人群里面,听听大家对作品的评价。像在北京望京NEEDART艺术空间展示的《新生》,女性观众较多,大家对它的第一层观感肯定是最直观的感受,觉得它很萌很可爱,许多女生模拟它的动态跟它打卡合影发朋友圈。很多小朋友干脆就趴在枕头上,这时我反而有种意识,感觉就这是做《新生》最初心的状态。
类似这种玩偶造型的系列作品,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会觉得就是一个娃娃,不太会去思考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自己认为,在公共空间做的公共艺术,不像在严肃的展厅里做展览,观看的人有艺术评论家、艺术家、媒体,不是非得要大家看出批判性。老百姓觉得可爱、亲近,那瞬间给观众贡献了一条朋友圈的内容,带给他们一点欢乐,这样就让我感受很舒服。
雕塑学会:刚刚您提到整条街区的改造是有规划的。我们在做这类社区工程前,会不会考虑得当性、或者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日常审美?
张一鸣:肯定需要去考虑的。但是目前我们没能像做规划建筑一样,去做建筑的DNA分析、各种导向流线分析、人流分析等等。一来我们在这个链条上并没有准备得很好,二来我认为项目最终呈现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是有准确的把握。因为设计和艺术领域是偏感性的表达,很多时候就是靠“说不出为何但就是非常确定”的感受。可能这种判断方式是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直觉。
我们说了很多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它的后缀毕竟是艺术,还是应该以偏人文的表达来体现创作。即便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大数据分析,也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提供大家去探讨,这个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的思维思考。
雕塑学会:作为造型艺术,雕塑加入公共性之后,就跟周边发生了关系。从整体上来说,它还是雕塑吗?还是说是否雕塑这个概念已经不重要,边界可以模糊掉?
张一鸣:雕是做减法,塑是做加法,雕塑其实描绘的是一个过程、一个行为。只不过创作者用雕与塑的方式,转化了想表达的内容,让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中都增加了维度。米开朗基罗是从一块整的大理石上雕出了大卫,现代雕塑是用泥土一点点地堆出一个形。理论上来说,从人文的角度,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的本意和意义。
我们回到远古时代雕塑出现的原因,都是人类为了纪念重要的人事物,或为了某种宗教仪式使用,这就是公共性,因而我觉得当代的公共艺术可能更贴近艺术的本源。再推论到雕塑最本质概念,雕塑就是公共艺术。
GUANGZHOU
雕塑学会:您说过,做《哪吒系列》是做自己,但是公共艺术是服务大家,这两件事您目前都在同时进行着,这是您想要的状态吗?
张一鸣:2019年我创作出这个形态之后,反而缓解了我之前的焦虑和痛苦,从此把自己区分为两种角色,分别从事两类事情,一类为公共艺术服务、为甲方的设计服务;一类为自我表达服务。如果不能割裂,甲方否定方案时,会感觉是在否定我整个艺术创作,甚至否定我整个人。所以,当我是设计师时,我尽可能用我的专业知识、技法、技能做一个符合基本审美甚至还不错的作品。现在社会审美在提高,业主方也不是小白,大多都是有专业背景的、经常到国外参观交流的、不时流连于画廊美术馆的。其实人家想表达什么都很清晰,需要找个“枪手”而已。我觉得这就是做设计的逻辑。
2019年当项目到了一定的量之后,我有点麻木。《新生》为什么是戴着耳机、闭着眼睛很不耐烦的样子来吹着泡泡,其实就是我当时的状态,我希望不用听到外界的声音。《新生》原型是哪咤,是我很喜欢的中国传统神话角色。哪咤性格特点是叛逆、较真,我觉得特别像当时的自己。所以后来诠释的时候,说做《哪吒系列》就是做自己。另外,《哪吒系列》很多造型形态的来源是我家女儿,我经常发现孩子有很多好玩又感人的状态,就忍不住做出来。所以《哪吒系列》的原型是哪吒,但是造型和主题就越来越丰富。
这两年明确了自己应该清晰区分角色,便不再纠结,甲方的项目和自己的创作同时在做。反而出现了意外的共赢共享的合作,我的个人创作直接转换成甲方的项目内容。比如前面说的街区改造,使用的就是《哪吒系列》的多种形态雕塑。本来属于个人创作的东西,被甲方接受成为了公共性作品,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这是实际收获超越预期的幸福感。
雕塑学会:《哪吒系列》的创作过程能具体说一下吗?